鲁东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,围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,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,为实现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奠定基础。
持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
按照学科构建学院,明确学科归属学院,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,以学科为基础进行专业布局。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七类专业认证三级标准,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,对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专业进行整合;停招人文类和理科类中与师范专业属于同一专业类的非师范专业;停招工科类、社科类中学科支撑弱、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、教师长期难以引进、就业率较低的专业。通过减招、隔年招生、停招、撤销等方式,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,使本科招生专业控制在60个左右,形成师范类、工科类、农林类、社科类等四类专业,集中优势资源按教育部认证标准进行专业建设。
创新课程管理体制和课程建设
成立课程中心,统筹规划课程建设。根据学科归属学院,对培养方案中所列课程按照课程归属的学科由所在学院开设,实验室归入课程所在学院建设;所有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,由学生自主选择,实行开课单位责任制,开课单位负责课程大纲编制、教材选用、组织课程教学;调整教学经费拨付办法,将课程分为理论课、实验课、实践课,根据不同课程类型和选课人数划拨教学运行费;依据实验课程连续几年选课人数确定实验室建设规模、实验教师及实验员编制数额。
打造具有创新性、综合性、挑战性的“金课”。充分利用基层教学组织,发挥高层人才优势,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,打造具有创新性、综合性、挑战性的“金课”。继续深入开展教学创新活动,陆续推出思政教育金课、创新创业教育金课、科研融入教学金课、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金课。逐步取消考查课程,淘汰“水课”,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、增加课程难度、拓展课程深度,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。推进国家级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,力争建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、2门省级优质课程,获评1-2种省级优秀教材。
深入推进专业内涵建设
推进专业认证工作。按照师范类、工科类、农林类、社科类等国家专业认证标准,依据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2.0的要求,以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、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为重点,以师范类专业认证、工程教育认证为突破,全面启动专业认证工作,通过专业认证,促进专业内涵建设。争取4个左右师范类专业通过国家二级认证,5个工科类专业提交工程教育认证申请,1个专业接受认证受理。
聚焦国家级、省级一流专业建设。优化资源整合与共享,重点建设8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和4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,充分利用高层人才团队的优势,提升专业建设水平。打造国家级、省级一流专业,争取4-5个专业获得省级、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立项,争取建设2-3个国家级、省级实践育人平台,发挥高水平专业示范引领作用,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。
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
重构课程结构。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,以修订完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,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。重新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、专业拓展课程、学科基础课程、专业课程、实践教育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,把公共基础课程“亮”起来,打造思想政治“金课”,开足开好体育、艺术、人文素养课程,突出学生“德、体、美”方面素养。围绕山东省“十强”产业和烟台市“7+N”产业,强化与地方、企业课程共建及教育实践合作,建立“真干”“实干”的实践教学体系,组织学生参与应用研究和生产劳动,在劳动中培养“劳模精神”和“工匠精神”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打通“四个课堂”,打造全方位的实践创新育人平台。第一课堂即教学计划内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,第二、三、四课堂分别为课余的校内实践、校外实践和海外学习实践活动,也有的高校将第四课堂认定为网络学习活动。我们将运用“互联网+”教学管理平台,建立实践创新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,实现“四个课堂”联为一体、互为补充,形成教育合力。通过学科竞赛、创业实践、公益活动、网络课程等形式,形成更为广阔的育人平台,提高学生创新能力、文化素养、实干精神和社会责任感。
突出鲁大特色,建设优质的综合素质培养课程模块。充分发挥学校办学历史传统和学科综合优势,利用重点学科(实验室)、特色专业资源,设置人文类、社会科学类、科学与工程技术类、文体艺术类四大类课程,提升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、审美情趣和体育素质。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,探索建立“俱乐部制+专项锻炼”的体育课程模式,形成“课堂教学+课外锻炼+体质检测”的考核评价体系,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。成立大学美育教学部,构建美育教育机制,坚持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,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。
推进本科教学管理改革
实施教学管理人员能力提升计划。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,适当增加教务管理人员数量,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提高管理效率;科学制定教学管理队伍培训计划,合理组织教学管理能力培训,提高管理水平;邀请教学管理专家现场辅导或组织管理人员到兄弟院校实地考察,学习成功经验和做法,提升教学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