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联网时代,用户关注点正实现从产品功能到场景功能的转移。汽车除了能驾驶,还要实现影音娱乐、智能调控;冰箱除了能储鲜,还要能购买食材、帮家人做饭……
以海尔冰箱为例,他已不单是囤食材的“存储箱”了,而是连接外界自然生态和餐桌之间的“中转箱”。怎么理解呢?通过链接美食方、溯源方等上千家生态资源方,海尔冰箱打通了饮食上下游,给用户提供的是“原产地食材溯源-食材储鲜-健康食谱推荐-智慧烹饪”全流程的饮食服务。也就说,1台冰箱串联了饮食的全过程,原本的储鲜功能反而变成了最基本的一环。
产品解决一个问题,场景持续解决问题
以往,消费者的动机往往比较单一,买手机就是用来通话的,买汽车就是用来代步的,买冰箱就是用来存食物的。但是在万物互联时代,“买一得N”已成为了用户心照不宣的需求。
“买苹果手机,是因为他自带的Apple Pay支付系统很方便,icloud云端存储也为我省去了存储、整理文件的时间。”当谈及选择苹果手机的理由时,一名白领给出了这样的解释。显而易见,这些场景并不只停留在通讯层面,而是借由可实时升级的系统,持续满足用户需求。
苹果手机可以通过系统、软件拓宽使用场景,那么,像冰箱这样大件家电呢?海尔冰箱自“存储箱”到“中转箱”的变化或许可以给行业一些启发。
“存储箱”,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存储食材的箱子,这是冰箱自1923年发明后的核心使命。在这一点上,各品牌通过创新冷藏、冷冻技术持续精进,海尔冰箱更是以底置恒温保鲜科技,解决了“冷风直吹食材”这项困扰行业数十年的难题,实现了高端食材不损口感、不流失营养的储鲜效果。
然而,对用户来说,存得好、存得鲜很重要,但却不是唯一诉求。工作忙碌的白领,怎么做饭更省事?家有萌娃的家庭,怎么判断食材来源是否健康?这些不断涌现的问题,正是海尔把冰箱当做“中转箱”,向前连接食材原产地实现健康溯源,向后连接厨房网器实现智慧烹饪,串联整个饮食场景的契机。
从存储箱到中转箱,看海尔冰箱的场景布局
从“存储箱”转变为连接原产地和餐桌的“中转箱”,这并不是海尔冰箱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实现的系统性工程,在这背后呈现出的是场景化、生态化的创新思路。
在购买食材的环节,海尔冰箱通过连接美食企业和溯源平台,帮用户实现“买得放心”。同样是在大屏下单食材,海尔冰箱纳入的鱼肉蛋奶、红酒、米面粮油等食材均可实现产地溯源,产地、检疫、物流等信息都可以通过扫描专属的二维码查看,相当于为所有食材安上了“身份证”,家人不必担心食品安全的问题。
在存储食材的环节,海尔冰箱通过储鲜科技、储鲜场景的创新,实现精细储鲜、灵活储鲜。除了给松茸、牛排、帝王蟹等高端食材带来冻而不干的存储体验,其创新的六档变温模式、大冷冻空间模式也更符合多样化的储鲜需求,整体实现果蔬30天依旧水润、冻肉15天不流血水的一级健康保鲜效果。
在烹制美食的环节,海尔冰箱通过联动蒸烤箱、料理机,可以帮厨房小白做出大师菜。比较直观的例子是,把食联网提供的美食预制品放入蒸烤箱,海尔冰箱即可实现智慧联动,等待几十分钟后就能做出烤乳鸽、剁椒鱼头等美食,口味完全沿袭大厨亲制。
透过饮食的买、存、吃、做等环节,海尔冰箱的“中转箱”属性已不言自明。不仅存储食材,更主动串联起饮食相关的所有环节,这种独一无二的场景创新也为其赢得了持续攀高的市场成绩。对于行业来说,这样的创新路径也不失为存量市场下的突围之道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