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的跋山水库,烟波浩渺,波光粼粼,河水清如明镜,河面漂荡着几条小船,嫩柳随风飘荡,在蓝天白云映照下,宛如一幅画卷。结合水库增容工程,沂水县统筹推进环跋山水库道路建设、植树造林、绿化美化、景观节点,让这座山东省第三大水库在防洪灌溉、城市供水、水力发电、渔业养殖、生态保护等方面综合效益愈发显著。
水利天下,润泽万物。沂水因沂河过境而得名,可谓以水得名、因水而兴。立足水资源禀赋、水环境现状,沂水县坚持兴利与除害、开发与保护、流域与区域、城市与农村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,实施重点河湖生态修复工程、城乡水质提升工程、水文化与水景观工程等系列工程,统筹做好“水”文章,着力打造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、人和”的新“沂水”。
沂水县始终把城乡供水当作重大民生工程来抓,下大力气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,全力推进农村供水保障提升,推动城市供水管网向乡村延伸,加强农村供水工程与城市管网互联互通。2024年投资2.07亿元实施规模化供水扩网工程,新建水厂1处,扩建水厂1处,新建管网921.8千米、蓄水池 39处、加压泵房46处,同步推进村内管道跑冒滴漏集中修复行动,努力让广大群众喝上放心水、安全水、优质水。
漫步于黄花河岸,放眼望去,薄薄的雾气笼罩着河面,河中央的水车静静矗立,河岸上数不尽的树木冒出了嫩绿的新叶。这几年,通过控制入河污染、削减存量污染、强化净化水质、生态修复提升的系统治理,黄花河实现了“有河有水、有鱼有草”的华丽转变。“这河现在治理得可好了,大家伙经常吃了饭就沿着河边逛逛,夏天更漂亮,荷花开得可好看了,还有野鸭。”四十里堡镇肖家庄村村民肖刚高兴地说道。
在防洪除涝治理的基础上,沂水县加强河道生态修复、环库生态防护林带建设、生态湿地建设、沿河景观打造,推进河湖水系生态治理修复,建设河湖生态廊道,复苏河湖生态环境,打造健康幸福美丽河湖。
沂河兼具生态景观、历史人文、城市发展功能,以深厚的沂河“水”文化内涵为依托,沂水推进湿地、岸堤、堤坝等自然人工景观多元融合,打造集沂水人文、沂河文化、沂蒙风情为一体的滨水城市会客厅,把沂河装扮成一条流光溢彩的彩带。
同时,以工程为依托、水系为脉络、文化为灵魂、景观为亮点,沂水推进水文化与水景观工程建设,打造滨水公园、水利风景区、水利风情小镇,着力打造连续完整的文化景观长廊,展现沂水精神,实现河流人文历史的良性回归与持续发展。(通讯员 贾孝月) |